身份验证

拖动滑块,使图片角度为正

【科普】上牙盖住下牙多少算正常范围?0-3毫米内属于正常,附简单自测方法判断是否需要矫正!

  • 参考金额 15000元
  • 口腔项目 口腔正畸
  • 预计恢复时间 545天
2025-03-11 11:51:26

牙轻微覆盖下牙是自然现象,但超过一定范围可能引发牙齿健康隐患。许多人在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上牙似乎“包住”了下牙,既担心影响美观,又害怕影响咬合功能。究竟怎样的覆盖程度属于正常?如何判断是否需要矫正?这篇文章将为你清晰解答。

牙齿咬合不齐牙模

一、正常范围:上牙覆盖下牙不超过3毫米

正常情况下,上牙会轻微覆盖下牙,这是牙齿自然排列的生理特征,有助于稳定咬合和提升咀嚼效率。

具体来说,上牙覆盖下牙的垂直距离应控制在0-3毫米之间(或覆盖下牙唇面的1/3以内),此时牙齿排列既不影响功能,又能保持协调美观。例如,咬合时上牙切端刚好盖过下牙切端,且上下牙尖窝位置对齐,都属于健康状态。

若覆盖距离超过3毫米,或从正面看下牙被完全遮挡,则可能属于“深覆合”或“深覆盖”,需引起重视。

二、如何简单自测牙齿覆盖是否异常

日常可通过两种方法初步判断:

肉眼观察法:自然咬合后,若上牙完全遮挡下牙(如看不到下牙切端),或下牙咬到上牙内侧牙龈附近,可能覆盖过度。

测量辅助法:用直尺测量上牙切端到下牙唇面的垂直距离,若超过3毫米(约一粒米厚度),建议询问医生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长期用口呼吸、咬硬物或存在牙齿拥挤问题的人,更容易出现覆盖异常。

牙齿错位照片

三、覆盖过度的隐患:不止是“不好看”

深覆合看似只是牙齿排列问题,实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:

• 功能影响:过度覆盖会导致咀嚼效率下降,食物研磨不充分,长期可能加重肠胃负担。

• 牙齿损伤:上下牙异常摩擦会加速牙釉质磨损,甚至导致牙龈退缩、牙齿敏感。

• 面部形态改变:重度深覆合可能让下巴后缩、变短,影响侧脸线条的流畅度。

• 关节负担:不正常的咬合关系可能增加颞下颌关节压力,引发弹响或疼痛。

四、矫正方案:根据覆盖程度个性化选择

针对不同程度的覆盖异常,医生会给出相应建议:

• 轻度异常(3-5毫米):可通过隐形牙套或传统托槽矫正,逐步调整牙齿角度和位置。

• 中度至重度异常(超过5毫米):若伴随颌骨发育问题,可能需要结合正畸与颌骨调整治疗,如佩戴功能性矫治器或配合小创口手术。

• 日常维护:矫正期间需重视口腔清洁,避免啃咬硬物,定期复诊观察进展。

牙齿矫正陶瓷托槽牙套模型

五、预防措施:从习惯入手减少风险

即使牙齿覆盖正常,也应通过以下方式维护咬合健康:

• 避免长期单侧咀嚼或咬指***不良习惯,减少牙齿受力不均。

• 儿童换牙期及时处理乳牙滞留或龋齿问题,防止恒牙错位生长。

• 鼻炎患者积极治疗鼻塞问题,避免长期口呼吸影响颌骨发育。

牙齿的微小异常可能隐藏健康风险,及时关注覆盖程度才能防患未然。若自测发现覆盖距离超标,建议尽早到具备口腔专科资质的机构检查。通过科学矫正和日常维护,既能修复牙齿功能,也能让笑容更自信自然。

推荐阅读:

上牙完全覆盖下牙正常吗?上牙完全遮挡下牙可能属于“深覆合”或“深覆盖”,需尽快矫正!

手把手教你判断上牙盖住下牙一半是不是深覆合?根据临床分类通常可归类为中度深覆合!

理想探讨!深覆盖为什么千万不要矫正?关于深覆盖三个误解以及深覆盖矫正必要性与益处全揭晓!

收藏